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新诗渐渐被边缘化,这是学界、诗歌界的“共识”。新诗被边缘化的原因很复杂,外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散文化”现实以及一部分诗人力图将诗歌从社会中心分离,以献给“无限的少数人”[1]的自觉,都促使诗歌日益“窄化”,走向“小圈子”。这种边缘化自然也成为新诗危机感的由来。“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既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并得到广泛的回应和认同,那么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应该怎样理解现代诗歌?怎样才能使诗歌走出边缘化?
推荐文章
丈夫参加孕期课堂集体性教育对于产妇心理与分娩预后的影响
孕期课堂
丈夫
产妇
集体性教育
焦虑
分娩
预后
一种基于时间约束可能性Petri网的设备状态分析模型
状态分析
不确定性
时间约束
Petri网
丈夫参加孕期课堂集体性教育对于产妇心理与分娩预后的影响
孕期课堂
丈夫
产妇
集体性教育
焦虑
分娩
预后
一种改进的核可能性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可能性C-均值聚类
目标函数求解
自适应中值滤波
局部空间信息
图像分割
实验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集体性心理经验:诗歌精神重建的一种可能性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现代诗歌 精神重建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性心理 经验 集体 边缘化 社会中心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诗歌
精神重建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性心理
经验
集体
边缘化
社会中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