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的研究结果,为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方法.在反胶束体系中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正辛烷和丁醇作为溶剂及助溶剂.考察了水相pH、振荡时间、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精氨酸脱亚胺酶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精氨酸脱亚胺酶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CTAB)=0.01 mol/L,pH=7,振荡时间15 min,体系中用于反萃取的c(NaCl)=0.75 mol/L,且起始粗酶质量浓度控制在30 g/L时,通过辛烷/丁醇/CTAB反胶束体系的萃取和反萃取,ADI酶液萃取率E达到85%,比活达到1.107 U/mg,是起始酶液的4.52倍.
推荐文章
精氨酸脱亚胺酶发酵过程特性研究
L-精氨酸
粪肠球菌
乳酸
精氨酸脱亚胺酶
一株精氨酸脱亚胺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恶臭假单胞菌
瓜氨酸
筛选
鉴定
重组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制备工艺
精氨酸脱亚胺酶
发酵
复性
分离纯化
粪肠球菌SK32.001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粪肠球菌SK32.001
精氨酸脱亚胺酶(ADI)
纯化
酶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胶束萃取精氨酸脱亚胺酶
来源期刊 精细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精氨酸脱亚胺酶 反胶束 萃取 分离纯化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20.6
字数 33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214.2008.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茜 12 81 6.0 8.0
2 焦庆才 17 111 7.0 10.0
3 李加友 4 74 4.0 4.0
4 李凯 2 23 2.0 2.0
5 李成付 2 2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氨酸脱亚胺酶
反胶束
萃取
分离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精细化工
月刊
1003-5214
21-1203/TQ
大16开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8-5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26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