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教育主体(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下正常的教学交往促使有意识的主体(人)获得并发展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说明交往会发生异化,则教学交往随之发生异化:指导者主体把学习者当做客体对待,这一过程中的两主体逐渐丧失主体间性与个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是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间性,从而促进教育中涉及到的两类主体(针对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习主体)的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推荐文章
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
建构主义
教学过程
主体性的培养
浅析主体性体育教学推进健康教育
主体性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
探索
课堂教学
评价
主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教学如何促进主体间性和个人主体性的有效发展
来源期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教学交往 异化 主体间性 个人主体性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2
字数 5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08.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艳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性教育
教学交往
异化
主体间性
个人主体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1-7836
23-1143/G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3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93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33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