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一种五面加工的六轴混联机床的设计方案.以典型刀具和工件加工时的相对运动要求为输入,得到刀具和工件的位姿关系矩阵,用机床的串并联运动功能模型实现了刀具和工件的位姿关系.六轴混联方案中,主轴部件一侧采用可实现Z轴移动和A及B摆动轴进给的少自由度3PRS并联机构,工作台一侧采用XY并联驱动和C轴数控转台的串联机构.安装在3PRS并联机构动平台上的主轴部件通过倾斜布局、合理构件(组件)设计使刀具的摆动范围达到了±45°;并对3PRS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刚度和工作空间分析.分析了XY并联平台与X轴滑台和Y轴滑台之间4条导轨副的受力状态.
推荐文章
五面体加工中心的电气控制设计
五面体加工中心
输入输出接口
程序控制
五轴并联机床的尺度综合
逆向思维
工作空间
尺度综合
并联机器人
3-TPS混联机床五轴联动加工后置处理算法研究
混联机床
五轴联动
机构
立卧转换
后置处理算法
并联机床主运动模块设计的研究
并联机床
奇异位形
模块化
空间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面加工混联机床概念设计
来源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联机床 3PRS主轴部件 XY并联驱动平台 五面加工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先进制造技术及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242.2
字数 51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玉美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210 3102 26.0 48.0
2 程祥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18 156 7.0 12.0
3 陈纯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32 85 6.0 9.0
7 韩旭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联机床
3PRS主轴部件
XY并联驱动平台
五面加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机械学报
月刊
1000-1298
11-1964/S
大16开
北京德外北沙滩1号6信箱
2-36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7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744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