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学实验课是一种过程性教学,它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根据数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实验手段,设计系列问题并增加辅助环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图形观察和实际问题的演算,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和归纳,然后进行验证占乏理论证明,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创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推荐文章
《观课议课》之反思
观课议课
课堂教学
反思
农业院校数学建模实验课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农业院校
数学建模
双语教学模式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
观课议课
促进思想
教育假设
数学实验课实践与研究
数学实验
数学应用
科学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议数学实验课的教学功能
来源期刊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数学实验课 教学功能 数学思想 问题情境 实验手段 创造能力 数学素养 过程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治祥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学实验课
教学功能
数学思想
问题情境
实验手段
创造能力
数学素养
过程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月刊
2095-4832
10-1085/O1
16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2-22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