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电子器件及产品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小接头中的金含量会大比例提高。焊盘表面的金在重熔过程中会与钎料合金中的锡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IMCs),而IMCs的形貌和分布受控于重熔工艺,并会对接头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中采用激光、热风重熔方法和直径为120微米的锡球制得了焊盘表面镀有不同厚度金层的直角结构接头,用来研究重熔工艺对金锡Iits形貌和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重熔微小接头中,大部分的金锡IMCs都呈针状或树枝状,并分布于钎料于焊盘的界面处。对于焊盘表面镀有厚度为0.1微米金的焊盘界面处并未发现大块装的金锡IMCs。而对于采用热风重熔方法得到的接头,大块状和短棒状的金锡IMCs会遍布整个接头。本文分析了造成金锡IMCs形貌和分布在两种接头中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
推荐文章
用锡铅钎料钎焊H62黄铜的接头组织与性能
锡铅钎料
钎焊
黄铜
组织
性能
无铅热风整平PCB焊接不良失效分析
热风整平
印刷电路板
上锡不良
合金化
失效分析
无铅钎焊--机遇和挑战
无铅
钎焊
环境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光和热风重熔方法制得微小无铅钎焊接头中金锡化合物的形貌和分布
来源期刊 现代表面贴装资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热风重熔 金锡化合物 微小接头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45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春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6 921 16.0 24.0
2 田艳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5 521 14.0 21.0
3 刘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5 177 5.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重熔
热风重熔
金锡化合物
微小接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表面贴装资讯
双月刊
1054-3685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2002号光彩新天地
出版文献量(篇)
310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