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对一桩体面积置换率为8.7 %的低置换率桩承式加筋路堤进行了现场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现场主要进行了桩、土荷载分担,孔压、沉降及侧向水平变形等内容的观测.将观测数据与常规设计方法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土的土拱效应造成荷载向桩体转移,这种荷载转移大幅度减小了在软土层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当填土高度大于2.5 m时,土拱效应的应力折减系数可用Russell和Pierpoint或Hewlett和Randolph提出的土拱效应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与三维有限元分析也较相符,但在路堤高度较小时,只有Russell和Pierpoint方法与实测结果相接近.路堤施工过程中,实测的水平变形与沉降之比仅为0.2左右,这表明采用桩承式加筋路堤不仅可减小沉降,而且可减小水平向的变形,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浅谈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应力荷载机理
道路建设
路基工程
桩承式加筋路堤
荷载机理
关键问题
桩承加筋路堤中路堤与褥垫层共同作用理论分析
桩承加筋路堤
加筋褥垫层
PCC桩
差异沉降
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研究
桩承式加筋路堤
三维土拱效应
模型试验
桩土应力比
等沉面
桩承式加筋路堤有限元几何建模方法及边坡效应研究
桩承式加筋路堤
单桩模型
3D断面模型
边坡效应
大面积堆载
参数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桩承式加筋路堤的现场试验及数值分析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现场试验 三维有限元分析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4-10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4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09.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龙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328 7682 46.0 72.0
2 费康 扬州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1 498 11.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19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25)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4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5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9(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现场试验
三维有限元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