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SCDE)萃取丁香精油,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 - 质谱(GC - MS)分析并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SCD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2MPa、解析温度50℃.SCDE得油率达到21.04%,经GC - MS分析共检测出22种成分,主要成分丁香酚GC含量为67.56%,经MD精制后,尽管丁香酚、β - 石竹烯、乙酰基丁香酚3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与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回流法相差不大,但精油中丁香酚提高至68.75%,精油色泽和流动性明显改善,品质明显提高.SCDE - MD技术萃取丁香精油的得油率为19.18%,高于水蒸气蒸馏法(11.38%)和正己烷回流法(17.40%),而且萃取时间短,色素、树脂含量低.
推荐文章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工艺的优化
侧柏
桧木精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工艺条件
优化
天然植物香精油的开发利用
天然植物香精油
冷冻干燥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精油的研究
八角茴香油
超临界CO2
萃取
丁香精油的超临界CO2和溶剂回流萃取及其GC-MS分析
丁香
精油
超临界CO2流体
溶剂回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CO_2 流体萃取 - 分子蒸馏提取丁香精油的研究
来源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丁香 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分子蒸馏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51.0|R284.2
字数 40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417.2009.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克刚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食品添加剂与微胶囊控释技术实验室 91 566 13.0 19.0
2 柴向华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食品添加剂与微胶囊控释技术实验室 76 495 13.0 18.0
3 钟少枢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食品添加剂与微胶囊控释技术实验室 6 89 4.0 6.0
4 于泓鹏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食品添加剂与微胶囊控释技术实验室 21 161 7.0 12.0
5 吴彤锐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食品添加剂与微胶囊控释技术实验室 2 4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43)
二级引证文献  (28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6(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7(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8(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9(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20(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丁香
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分子蒸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双月刊
0253-2417
32-1149/S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4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