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并在氧氛围下进行后退火处理的方式,制备了氧化钒薄膜.尝试了在氧化钒上以不同衬底温度和溅射功率等工艺条件溅射金属薄膜电极.通过对氧化钒-金属接触的电流-电压(I-V)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拟合,研究了氧化钒薄膜表面性质和测试偏压的变化对I-V特性曲线欧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学计量比约为VO2.15的非晶氧化钒薄膜上,溅射的金属电极随着溅射功率和测试偏压的提高,I-V特性曲线的线性度得到了逐步的改善.通过比较Ni/Cr,Ti及Al不同金属电极的接触性能,提出了合理的欧姆接触工艺条件以及电极工作电压范围.
推荐文章
晶粒尺寸对氧化钒薄膜电学与光学相变特性的影响
氧化钒薄膜
晶粒尺寸
光学相变
溅射时间对氧化钒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
氧化钒
溅射时间
红外透过率
相变温度
石煤钒矿提取五氧化二钒工艺研究与工业实践
黑色岩系(石煤)
五氧化二钒
工艺研究
工业实践
GaN HEMT欧姆接触模式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AlGaN/GaN
高迁移率电子晶体管
欧姆接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溅射工艺条件对氧化钒欧姆接触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半导体光电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溅射功率 衬底温度 氧化钒薄膜 金属薄膜电极 欧姆接触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结构及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305.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亚东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 318 2024 18.0 25.0
2 李伟 5 41 3.0 5.0
3 吴志明 4 46 3.0 4.0
4 王涛 2 8 1.0 2.0
5 董翔 1 0 0.0 0.0
6 许向东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溅射功率
衬底温度
氧化钒薄膜
金属薄膜电极
欧姆接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光电
双月刊
1001-5868
50-1092/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坪花园路14号44所内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07
总下载数(次)
2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