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黄酮合酶I基因可以催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根据NCBI已登录的其他物种黄酮合酶I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家蚕基因组和EST数据库进行电子克隆获得家蚕的同源基因BmFNS I.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1 451 bp,7个外显子.根据基因序列推测其编码蛋白由345个氨基酸构成,179~295间氨基酸为一2-氧戊二酸和Fe(II)依赖性的加氧酶家族成员的结构域.RT-PCR检测该基因在本试验所调查的家蚕中肠有高表达.最后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至具有2个反向T7启动子可以用于体外诱导合成dsRNA的L4440载体.
推荐文章
IκB-α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核转录因子-kappa B
真核表达载体
野生木薯中蔗糖合酶基因I的启动子克隆与调控区域鉴定
蔗糖合酶
启动子
前导内含子
顺式作用元件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
PCR
植物表达载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蚕黄酮合酶I基因BmFNS I的克隆与干涉载体的构建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家蚕 BmFNSI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81.2
字数 2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云武 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50 86 6.0 7.0
2 胡必利 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19 69 5.0 7.0
3 孔卫青 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37 87 5.0 8.0
4 杨金宏 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40 80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5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蚕
BmFNSI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相关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Basic Research Plan i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