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从鲜蒜中分离纯化蒜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动力学特性以及临床常用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优化蒜酶的提取纯化工艺和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理论参数.方法 采用盐析、超滤、冷冻干燥等方法提取纯化蒜酶,SDS-Page凝胶电泳法测定纯化蒜酶分子量,丙酮酸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蒜酶活力.结果 分离纯化所得蒜酶的分子量为97.88 KDa,纯度大于60%;蒜酶催化裂解天然蒜氨酸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00;随着温度的升高,蒜酶的稳定性下降;蒜酶在pH 6.5的缓冲体系中最稳定;以天然蒜氨酸为底物测得米氏常数Km=2.139 m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41.67 U·mg-1(蛋白);临床常用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含0.85%NaCl、0.03%KCl、0.033%CaCl2)对蒜酶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含5%葡萄糖、0.9%氯化钠)则较强的抑制了蒜酶活力,75%和95%乙醇具有强烈的杀酶作用.结论 蒜酶具有热不稳定性和pH不稳定性;其酶解反应选择在35℃和pH 7.00的缓冲体系中最佳;而蒜酶溶解在pH6.5的缓冲体系中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临床常用溶剂中,含氯化钠的注射液(不含葡萄糖)对蒜酶活力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含有葡萄糖的注射液强烈抑制蒜酶活力;75%和95%乙醇作为消毒液使用时也应避免其对蒜酶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对进一步优化蒜酶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及蒜酶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新鲜大蒜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大蒜
蒜氨酸酶
分离纯化
性质适
蒜氨酸酶动力学性质研究
大蒜
蒜氨酸酶
动力学性质
蒜氨酸、蒜酶及二者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蒜氨酸
蒜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时间-杀伤曲线
脱臭蒜素提取机理及脱臭蒜素原汁酒的研制
大蒜素
大蒜氨酸
脱臭
脱臭蒜素原汁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蒜蒜酶/蒜氨酸催化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蒜 蒜酶 酶学性质 动力学特性 临床常用溶剂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9-16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2
字数 32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09.07.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坚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158 1240 18.0 25.0
2 曹红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22 92 6.0 8.0
4 袁耀佐 17 118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蒜
蒜酶
酶学性质
动力学特性
临床常用溶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