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得到新化合物吡咯基丝氨酸乙酯,验证其是否可以作为大蒜绿变的色素前体,并用核磁共振的方法验证了这种新化合物具有和已报导过的大蒜绿变色素前体-3,4-二甲基吡咯基缬氨酸(PP-Val)和3,4-二甲基吡咯基丙氨酸(PP-Ala)相似的结构,只是R侧链的结构不同.但实验结果表明,吡咯基丝氨酸乙酯不能使新蒜绿变,也不能和丙酮酸发生反应,表明R侧链的结构对这种吡咯基氨基酸是否能作为色素前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丝氨酸对宁南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宁南霉素
丝氨酸
前体
对氰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研究
苯甲酸乙酯
氨基
氰基
重氮化
Sandmeyer反应
合成
吡咯基氨基酸化合物在大蒜绿变中的作用研究
大蒜
绿变
吡咯氨基酸中间体
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L-谷氨酸二乙酯衍生物
伯胺
N-单甲基化
N-苄基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大蒜绿变的作用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 大蒜绿变 色素前体 丙酮酸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5,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0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91 5167 37.0 54.0
2 赵广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48 456 13.0 19.0
3 胡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6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
大蒜绿变
色素前体
丙酮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std.nankai.edu.cn/kyjh-bsd/1.htm
项目类型:面上课题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