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航空工程进展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层流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途径,分析了层流控制在飞机减阻和外表面红外隐身方面的作用.在低湍流度风洞中,利用萘升华试验,在NACA 64A-204后掠机翼模型上,研究了吸气流量和压力梯度分布等对层流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缘吸气可以抑制CF波的成长,吸气流量对层流区的范围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吸气流量增大,层流区范围逐渐增大.利用对称机翼模型,研究了层流控制对气动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层流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扩大层流区的范围、减小气动加热、降低表面温度,前腔的吸气流量对层流控制效果起主导作用,并存在最佳值,吸气流量过大不会进一步改善层流控制效果,吸气流量过小则达不到最好的层流控制效果.
推荐文章
矢量推力喷流对飞行器气动载荷影响的研究
矢量推力喷流
数值模拟
流场干扰
气动载荷
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气动加热的工程计算方法
高超声速翼面
参考焓法
气动加热
工程计算
复合无人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
数值模拟
复合无人飞行器
气动特性
串列翼
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气动加热计算方法研究
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
气动加热
无粘数值计算
工程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层流控制技术及对飞行器气动加热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航空工程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层流控制 红外隐身 气动加热 飞机减阻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5,406
页数 分类号 V2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90.2010.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额日其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6 370 12.0 17.0
2 苏沛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13 2.0 3.0
3 王菲 5 1 1.0 1.0
4 邓双国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层流控制
红外隐身
气动加热
飞机减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工程进展
双月刊
1674-8190
61-1479/V
大16开
201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