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父亲之名"是介入母亲-孩子二元结构中的一个第三元素,是一个位置或一种功能,总与禁止乱伦和执行象征法律的功能相联系.在这部戏剧中父亲的缺失存在使其被符号化为"父亲之名",其所隐喻的"菲勒斯"作用由母亲及其话语、照片和留声机、唱片等来实现,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保障,是主体异化的驱动力,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推荐文章
浅谈城市动物园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动物园
城市文化建设
作用
现代动物园中的观展设计初探——以邢台市动物园规划设计为例
邢台市动物园
规划设计
自然
可持续性发展
动物园动物的应激行为与动物福利管理
动物园动物
应激
行为表现
动物福利
动物行为与动物园安全管理
动物园
动物行为
安全
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父亲之名"在《玻璃动物园》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父亲之名 《玻璃动物园》 功能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分类号 I712.074
字数 60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414.2010.03.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父亲之名
《玻璃动物园》
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