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梁斜拉桥主跨结合梁和边跨混凝土梁因为材料以及截面形式不同,所以二者在刚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保证应力和变形沿桥纵向顺畅协调地传递,需使主梁刚度在结合段处平稳过渡.该文结合武汉二七路长江大桥,首先建立其结合段空间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大、减小结合段钢梁板材厚度以及加劲肋密度建立结合段刚度匹配优化模型,通过对此5个模型在其最不利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合段最佳的刚度匹配形式.结果表明,增大钢梁板材厚度以及加劲肋密度为结合段最佳的刚度匹配形式,可以改善结合段纵向正应力传递.
推荐文章
基于正装迭代法的三塔结合梁斜拉桥计算分析
大跨径
钢-混凝土结合梁
合理施工状态
施工索力
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的影响
钢-混凝土结合梁
收缩徐变
不同加载龄期
挠度
应力
考虑主塔刚度影响的三塔斜拉桥振动基频实用公式
桥梁工程
三塔斜拉桥
主塔刚度
基频
实用公式
漂浮式独塔斜拉桥竖弯刚度评估新方法
斜拉桥
竖弯刚度
评估
建模
传递矩阵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结合段刚度匹配研究
来源期刊 建材世界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结合梁 结合段 有限元 刚度匹配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
页数 分类号 U4
字数 3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1674-6066.2010.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沐宇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14 1843 20.0 39.0
2 马克亮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合梁
结合段
有限元
刚度匹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材世界
双月刊
1674-6066
42-1783/TU
大16开
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38-7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9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