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集总元件宽带Wilkinson功分器的分析及设计方法.从功分器的奇偶模阻抗理论分析出发,将功分器设计转化为在偶模下求解阻抗比为2:1的宽带阻抗变换和在奇模下求解宽带阻抗匹配的问题,采用LC阻抗变换节取代传统电路的λ/4传输线,减小功分器体积,并推导出两级功分器的元件解算公式.经ADS仿真验证,由解算公式得到的两级功分器,在760~1 240 MHz的带宽内功率分配损耗小于0.1 dB,隔离度大于20 dB,输入输出端口反射系数均小于-20 dB,可用带宽fH/fL为1.64,实现了Wilkinson功分器小尺寸、带宽大的优点.
推荐文章
宽频比双频Wilkinson功分器的研究与设计
宽频比
双频
Wilkinson功分器
奇模-偶模分析
微带型Wilkinson功分器设计与实现
功分器
微带线
矩量法
ADS
一种宽带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
Wilkinson功分器
宽带
ADS
多节阻抗变换器
一种改进型Wilkinson功分器的设计
威尔金森功分器
电磁仿真
无线局域网
微带传输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集总元件宽带Wilkinson功分器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Wilkinson功分器 集总元件 宽带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分类号 TN626
字数 1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028.2010.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鲁豫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70 4.0 8.0
2 柳峰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Wilkinson功分器
集总元件
宽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