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为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来自中国各生态区的580份地方品种、106份育成品种、209份野生大豆组成的895份大豆种质为材料,88份国外品种为参照,采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种大豆籽粒异黄酮,分析其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结果]全国野生大豆、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大豆异黄酮总含量(TISF)及其组分均存在很大变异.TISF变幅分别为927.29-7 932.94,259.38-7 725.45和489.67-5 968.90 μg.g-1,平均分别为2 994.51、3 241.33和2 704.83 μg·g-1.从野生种到地方品种再到育成品种,长期人工育种使染料木苷类总含量(尤其是丙二酰基染料木苷)与黄豆苷类总含量(尤其是乙酰基黄豆苷和丙二酰基黄豆苷)增加,大豆苷类总含量(尤其是乙酰基大豆苷)却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育成品种平均TISF低于野生种.各生态区的野生和栽培种质的TISF及其组分均有大量变异.野生种TISF与种质来源地经、纬度无显著性相关,栽培种则由于各地人工进化的差异形成了与地理经、纬度均有极显著负相关(r=-0.264和-0.380)的特点.从983份材料中优选出ZYD3621(TISF 7 932.94 μg·g-1)、N3188(TISF 7 725.45 μg·g-1)、N20793(TGL 5 122.21 μg·g-1)等一批高TISF与高组分特异种质可供异黄酮育种利用.[结论]中国从野生种到地方品种再到育成品种,异黄酮含量及其组分的演化特点为栽培大豆平均异黄酮总含量、染料木苷类与黄豆苷类总含量均高于野生种,大豆苷类总含量低于野生种.中国各生态区域内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均有丰富变异,从中筛选出一批高含量、高组分种质可供异黄酮育种利用.
推荐文章
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与QTL检测
大豆
异黄酮含量
遗传分析
QTL
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大豆[Glycine max(L.)Merr.]
异黄酮
异黄酮组分
配合力
杂种优势
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的研究
大豆
种质资源
SDS-PAGE
11S、7S组分及其亚基
相对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大豆资源异黄酮含量及其组分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种质资源 异黄酮组分 遗传变异 演化特征
年,卷(期) 2010,(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19-3929
页数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0.19.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种质资源
异黄酮组分
遗传变异
演化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