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阳极键合过程中的静电吸合效应,提出了一种可避免静电黏附失效的低应力阳极键合技术.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制作了梯形截面的硅梁结构和对应的Pyrex玻璃基底,理论分析了该结构的静电吸合电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铝/铬作为玻璃基底的电极层,铬作为中间层,从而阻止阳极键合发生.由于在键合过程中形成的铬氧化物为导体,所以硅与玻璃之间的静电场消失,从而阻止了玻璃中的O2-等负离子向硅移动,避免了静电黏附失效;采用Al作为主要电极层,可以保证电极的电学特性.采用了逐步升压法,首先在200 V低电压条件下进行预键合,使结合面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然后再提升键合电压至400V进行强化键合,在充分保证键合强度的前提下,静电力作用下的结构变形仅为400V恒压模式下的1/4,减小了静电力对键合结构产生的影响,有效改善了键合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推荐文章
塑封铜丝键合器件失效机理及其可靠性评价
塑封器件
铜丝键合
失效机理
可靠性评价
基于温冲应力环境的Au-Al键合可靠性
键合
金属间化合物
可靠性评价
键合丝随机振动应力极限仿真分析
键合丝
随机振动
极限功率谱密度
仿真分析
金球键合偏离导致器件开路
金球脱落
开封
电子扫描显微镜
能谱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避免静电黏附失效的低应力阳极键合技术
来源期刊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EMS 微机械加工 阳极键合 吸合电压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精密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6-450
页数 分类号 TB42
字数 3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030.2011.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占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0 61 4.0 7.0
2 肖定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8 151 6.0 12.0
3 吴学忠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9 199 7.0 13.0
4 董培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0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EMS
微机械加工
阳极键合
吸合电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英文)
季刊
1672-6030
12-1458/03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1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