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白菜中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吡唑醚菌酯在河北、湖南两地大白菜中的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4 mg·kg-1,残留量在0.04~2.00 mg·kg-1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70%~106%,变异系数为6.6%~10.0%.两地残留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97 d和3.34 d;按推荐剂量12.50 g·(667 m2)-1和1.5倍剂量18.75 g·(667 m2)-1施药3~4次,距最后1次施药7d,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中的残留量为0.96~2.70mg·kg-1.
推荐文章
毕节市产大白菜农药残留及摄入风险评估
大白菜
农药残留
风险系数
食品安全指数
毕节市
掺混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
45%掺混肥
大白菜
施用效果
4种杀菌剂防治白菜黑斑病的毒力测定研究
杀菌剂
白菜黑斑病
毒力测定
二元复配
山西大白菜花叶病毒病防控技术
大白菜
花叶病毒病
防控技术
山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残留动态
来源期刊 中国蔬菜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白菜 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 残留
年,卷(期) 2011,(18)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分类号 S482.2
字数 2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训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16 134 6.0 11.0
2 张少军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20 150 6.0 12.0
3 陈勇达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10 139 6.0 10.0
4 王莉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12 109 5.0 10.0
5 郑振山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8 7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198)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5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8(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白菜
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
残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蔬菜
月刊
1000-6346
11-2326/S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2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