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影响黑豆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PB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将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黄酮提取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乙醇浓度(P=0.0207)、提取温度(P=0.0285)和料液比(P=0.0170).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6.29℃、料液比为1∶64.32;建立了有很好预测作用的醇提黄酮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发现黄酮粗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0.0、2.5和5.0 mg·mL-1.
推荐文章
马铃薯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马铃薯皮
黄酮类物质
超声波法
抑菌活性
酶法提取黑米中黄酮及抑菌性检测
黑米
黄酮
提取
纤维素酶
抑菌活性
刺山柑叶子中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及抑菌研究
刺山柑
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抑菌实验
艾蒿中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抑菌实验
艾蒿
黄酮
超声波
抑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豆皮中黄酮提取及粗提物抑菌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黑豆皮 黄酮 提取 抑菌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7-501
页数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39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世清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87 590 14.0 18.0
2 张岩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4 318 11.0 16.0
6 董晓娜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 30 3.0 3.0
10 张花利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3 2.0 2.0
14 冯进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4 9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豆皮
黄酮
提取
抑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