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非均匀电场可产生静电排斥力的原理,设计制造了单元尺寸为300 μm的MEMS静电排斥型离面驱动器.此驱动器不受静电吸合效应的限制,行程较传统静电吸引型驱动器有显著提高.利用表面硅工艺完成了该驱动器的加工.为研究静电排斥型驱动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建立了该驱动器的等效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驱动器的压膜阻尼特性和幅频特性.采用白光干涉仪对微驱动器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MEMS静电排斥驱动器在100V的电压下实现了2.1μm的驱动位移,工作带宽为2kHz,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推荐文章
微驱动器及其驱动原理
微机械
微驱动器
驱动方式
驱动原理
大位移多折叠梁静电驱动器的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微机电系统
微静电驱动器
大位移输出
结构设计
电致伸缩材料微位移驱动器特性研究
电致伸缩
伸长量
预紧力
特性曲线
溶胶-凝胶法制作PZT微驱动器的研究
PZT薄膜
溶胶-凝胶法
各向异性刻蚀
微驱动器
ME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加工静电排斥驱动器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光电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EMS 静电排斥微驱动器 压膜阻尼效应 动态分析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微纳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7
页数 分类号 TN241
字数 2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01X.2011.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放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28 223 10.0 14.0
2 张恒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34 171 6.0 12.0
6 姚军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32 355 11.0 18.0
7 陶逢刚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5 3 1.0 1.0
11 汪为民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6 32 3.0 4.0
12 庄须叶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9 102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EMS
静电排斥微驱动器
压膜阻尼效应
动态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电工程
月刊
1003-501X
51-1346/O4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350信箱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7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3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