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组成型的毕赤酵母系统中表达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E和前膜蛋白prM,并研究病毒样颗粒在酵母细胞中的组装特性.方法 以登革2型病毒ZS0I/01株mRNA为模板,扩增编码prM/E蛋白的基因.将目的 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GAPZaA的多克隆位点,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Zeocin抗生素筛选和PCR鉴定后获得酵母菌重组克隆,并进行表达和鉴定.结果 成功克隆登革2型病毒prM/E基因,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包膜蛋白E在组成型的毕赤酵母系统中得到高水平表达;利用透射电镜在重组酵母胞浆内检测到30-50 nm的登革2型的病毒样颗粒,并发现类似登革病毒感染的双层膜结构;免疫电镜结果证实重组病毒样颗粒可以与抗登革2型病毒血清反应,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的建立了组成型表达登革2型病毒样颗粒的毕赤酵母系统,为登革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B区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B区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重组毕赤酵母发酵表达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培养工艺条件的优化
重组毕赤酵母
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
发酵条件优化
自组装
禽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E的基因特征
禽坦布苏病毒
包膜蛋白
基因特征
HCV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形成
HCV核心蛋白
HCV包膜蛋白
病毒样颗粒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病毒样颗粒的组装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毕赤酵母 病毒样颗粒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6-380
页数 分类号 R373.3
字数 5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11.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丹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35 121 6.0 8.0
2 江丽芳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68 274 7.0 12.0
3 刘岩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9 33 4.0 5.0
4 刘文权 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2 4 1.0 2.0
5 汤云霞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4 11 2.0 3.0
6 江汉宁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毕赤酵母
病毒样颗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