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教育,在发展人的潜能的同时,也需要培养人的个性。作为一个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一碗水端平”,很容易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显然不是教师施教的初衷。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就需要教师学会适当运用“偏爱”的艺术。
推荐文章
别把"听懂"当"学会"
认真听讲
独立思考
反思
感悟
总结
浅谈幼儿教师偏爱现象研究
幼儿园
环境
偏爱现象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运用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教学艺术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教师成长
十个'学会'
终身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教师当学会运用“偏爱”艺术
来源期刊 中国教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师 艺术 偏爱 学会 学生基础 人的个性 存在差异 认知能力
年,卷(期) zgjgb_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5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师
艺术
偏爱
学会
学生基础
人的个性
存在差异
认知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教工
月刊
1004-1362
11-2959/G4
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0号
出版文献量(篇)
10878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