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变构是诗歌陌生化的一种创作技巧。诗的语言是一种变异的语言,在组词成句时会出现一些偏离语法常规的现象。例如王绩《野望》中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其常态表述应为“薄暮东皋望,徙倚欲依何”。下面,笔者就以《秋天》的变构流程为例,根据诗歌创作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体会诗歌变构带来的陌生化之美,从而揭开笼罩在诗歌之上的朦胧面纱。
推荐文章
想象与诗歌解读
想象
诗歌
形象
意境
情感
中学古典诗歌“四环节”解读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
解读
召唤结构
“义”“象”“意”
想象
解读劳伦斯诗歌《灵船》中"死亡"之意象
劳伦斯
意象
死亡
内在关系
意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让“变构解读”揭开诗歌的朦胧面纱——例谈诗歌教学中的变构流程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教学流程 面纱 朦胧 解读 创作技巧 《野望》 《秋天》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文华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教学
教学流程
面纱
朦胧
解读
创作技巧
《野望》
《秋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月刊
1002-2155
61-1031/G4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
52-279
出版文献量(篇)
423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