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无铬化学转化新工艺与射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相结合,先在镁合金表面生成一层多孔结构、附着力高的化学转化膜作为过渡层,再采用PECVD技术低温沉积一层硅掺杂类金刚石(Si—DLC)薄膜复合涂层。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图分析证实,获得的薄膜由sp2和sp3键杂化的碳硅氢化合物呈层状堆积而成,薄膜均匀、平整致密;制备的薄膜为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原子力显微镜直观地观察到,掺杂硅的类金刚石薄膜比未掺杂的平整致密。当硅含量达到20%时,得到的DLC薄膜最为平整致密,无铬化学转化膜层均被含硅的DLC薄膜覆盖。性能测试实验表明,将化学转化膜作为中间过渡层并采用PECVD沉积合硅的DLC薄膜明显提高了镁合金基体与其的结合强度,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镁合金的耐磨、耐高温和耐蚀性。
推荐文章
基体梯度降温对钛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的影响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薄膜
Ti6Al4V
形核
TiC层
金刚石膜介电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金刚石
自支撑金刚石膜
杂质
介电性能
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红外透过性能
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
金刚石自支撑膜
高温红外透过
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膜表面形貌及其热导率的影响
甲烷
金刚石膜
表面形貌
热导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镁合金表面制备硅掺杂类金刚石膜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化学转化膜 射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 硅掺杂类金刚石 镁合金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4
字数 13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修春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12 140 6.0 11.0
2 李庆刚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5 20 2.0 4.0
3 罗庆丽 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1 0 0.0 0.0
4 罗庆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转化膜
射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
硅掺杂类金刚石
镁合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科学
双月刊
1002-4026
37-1188/N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科院路1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3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