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得到具有理想耐撞性能的铁道车辆承载吸能结构,分别基于多项式响应面法的二次响应面模型、四次响应面模型和Kriging法的响应面模型等3种代理模型,构造承载吸能结构的比吸能SEA及比吸能与撞击力峰值之比REAF关于设计参数的二次、四次和Kriging法响应曲面,结合遗传算法整体寻优分别得到这3种代理模型的SEA和REAF的最优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riging法响应面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多项式的二次和四次响应面模型,四次响应面模型的拟合精度次之;但是Kriging法响应面模型拟合曲面没有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的光滑,其原因是Kriging模型采用的局部插值方法虽能提高模型拟合精度、却不利于降低模型拟合过程中的数字噪声;整车车体碰撞仿真表明,承载吸能结构优化后的整车车体具有更好的耐撞性能.
推荐文章
前缘吸波结构承载性能优化分析研究
吸波结构
承载性能
优化
现代铁道车辆结构伤损形式与再制造修复技术
铁道车辆
车体
转向架构架
焊接缺陷
结构完整性
铁道车辆用离心沉淀式机械过滤器结构优化研究
离心沉淀式机械过滤器
结构形式
流动阻力特性
过滤效率
铁道车辆关键承载件材料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铁道车辆
低合金钢
锻造
铸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道车辆承载吸能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铁道车辆 承载吸能结构 结构优化 Kriging法 多项式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8
页数 9页 分类号 U270.12|O224
字数 50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2.06.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红旗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0 2657 31.0 49.0
5 谢素超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16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道车辆
承载吸能结构
结构优化
Kriging法
多项式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