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鉴定一个四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autosomaldominant congenital cataract,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ADCC一家系资料,全面检查,提取血液DNA,在已报道的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致病基因和其附近选择合适的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对提示连锁的染色体区域内的已知候选基因测序.结果 系谱图分析示该ADCC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全部患者表型均为核性.连锁分析示致病基因定位在11q22.3-23.1区域内,对此区域内的候选基因B-晶状体蛋白基因进行测序,发现其外显子1第58位核苷酸C→T错义突变,引起所编码的第20位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p20S).结论 B-晶状体蛋白的点突变导致了该家系遗传性先天性核性白内障,丰富了基因型-表型谱,并为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推荐文章
先天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一家系的遗传分析
白内障
近视
基因,显性
染色体,人
遗传方式
系谱
微卫星重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核性白内障
致病基因
广西壮族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系1例报告
先天性白内障
基因突变
主要内在蛋白
广西
壮族
病例报告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白内障
围术期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遗传性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系CRYAB错义突变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先天性核性白内障 基因突变 遗传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7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9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静芝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15 65 5.0 7.0
2 郑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7 5 2.0 2.0
3 金怡轩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核性白内障
基因突变
遗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