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验证高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以及获取某战斗机颤振安全边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战斗机全模颤振特性,重点考察了模型在支撑系统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典型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支撑系统可以使颤振模型具有除轴向以外的5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声速时的非线性气动力与速压较高时的结构非线性对全机颤振特性有较大影响,导致模态参数与颤振稳定性参数随速压呈非线性变化;振动波形图显示了该模型颤振形式为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
推荐文章
战斗机全机疲劳试验技术发展概述
战斗机
疲劳试验
约束技术
加载技术
试验测控
损伤监测
高速风洞试验中运输机支撑形式的选择
支撑形式
尾支撑
支架干扰
高速风洞
运输类飞机
战斗机推进系统模拟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战斗机
发动机
推进系统
模拟器
试验技术
运输机全静压受感器低速风洞试验研究
全静压受感器
总压
气动布局
风洞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全模颤振 气动弹性 悬浮支撑系统 风洞试验 战斗机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飞行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5-17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15.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立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17 99 6.0 9.0
2 吕彬彬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8 47 4.0 6.0
3 郭洪涛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8 45 4.0 6.0
4 路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5 53 3.0 5.0
5 杨兴华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6 54 3.0 6.0
6 罗建国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3 2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模颤振
气动弹性
悬浮支撑系统
风洞试验
战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92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