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教了十几年语文,一直在反思:学生离开校门的那一刻,获得了怎样的语言运用能力,具备了什么样的作品解读能力?长期以来,教学中一篇又一篇的作品解读,仍是带着思想教育的旧枷锁。以作品的主题感悟为主。殊不知,缺少了语言的字斟句酌,主题的解读就是拔苗助长——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更费劲,到头来。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培养、提高学生的作品解读能力呢?笔者尝试以字斟句酌的方式,以解读《珍珠鸟》一文的主题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是《珍珠鸟》开篇的第一个句子,也是作者感情的整体体现。这句看似寻常。其实非同一般。教学中,作品首句的解读非常关键,解读好了这一句,就奠定了理解课文的整体基础。这是一个倒装句式,前置的谓语“真好”和后面的惊叹号,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发自内心的喜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字斟句酌,方能有效解读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解读能力 《珍珠鸟》 语言运用能力 作品解读 方能 作者感情 思想教育 学生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国华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解读能力
《珍珠鸟》
语言运用能力
作品解读
方能
作者感情
思想教育
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月刊
1002-2155
61-1031/G4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
52-279
出版文献量(篇)
423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