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本起毒蘑菇中毒发生情况,掌握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类型,确定致死毒素,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本起中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人误食毒蘑菇,中毒7例,其中死亡3例.由淡玫红鹅膏菌导致中毒死亡,毒素主要为α-鹅膏毒肽,损害人体肝脏.[结论]淡玫红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致死率极高.
推荐文章
混合型鹅膏菌中毒伴横纹肌溶解4例临床分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鹅膏菌中毒
抚顺林区鹅膏菌资源调查
鹅膏菌
野生资源
辽宁抚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起误食淡玫红鹅膏菌引起的中毒调查
来源期刊 预防医学论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蘑菇中毒 淡玫红鹅膏菌 形态学鉴定 α-鹅膏毒肽 分子生物学鉴定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779,7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5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延斌 22 106 6.0 10.0
2 张军 55 205 8.0 11.0
3 刘素华 38 162 7.0 10.0
4 曹若明 13 45 5.0 6.0
5 刘仲 45 122 6.0 8.0
6 曹小丽 17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蘑菇中毒
淡玫红鹅膏菌
形态学鉴定
α-鹅膏毒肽
分子生物学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预防医学论坛
月刊
1672-9153
37-1428/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6992号
24-169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3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