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批评.多数评论认为该小说是以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生态主义小说.国内外的评论家从生态主义、人文关怀、互文性、生态审丑、黑色幽默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从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该小说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进行了分析,以发掘阿特伍德通过这些对话所引发人们探讨与思索的人类文明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推荐文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生态批评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态批评
可以吃的女人
浮现
使女的故事
羚羊与雉鸡
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
建构主义
虚拟环境
教学环境
教学主体
教学模式
教学评测
交互式学习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人本化
大众化
立体化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现代阐释
列宁
帝国主义理论
新帝国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对话主义理论看阿特伍德小说《羚羊与秧鸡》
来源期刊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阿特伍德 《羚羊与秧鸡》 自我与他者 对话主义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著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8-380
页数 分类号 I106.4
字数 51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458.2012.03.1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俊巧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 8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特伍德
《羚羊与秧鸡》
自我与他者
对话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4458
15-1207/G
16开
呼和浩特市塞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69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