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Si基n~+-p-n-n~+外延平面双极晶体管,考虑了器件自热、高电场下的载流子迁移率退化和载流子雪崩产生效应,建立了其在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作用下的二维电热模型.通过分析器件内部电场强度、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随信号作用时间的变化,研究了频率为1 GHz的等效电压信号由基极和集电极注入时双极晶体管的损伤效应和机理.结果表明集电极注入时器件升温发生在信号的负半周,在正半周时器件峰值温度略有下降,与集电极注入相比基极注入更容易使器件毁伤,其易损部位是B-E结.对初相分别为0和π的两个高幅值信号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初相为π的信号更容易损伤器件,而发射极串联电阻可以有效的提高器件的抗微波损伤能力.
推荐文章
双极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损伤效应与机理
双极晶体管
强电磁脉冲
器件损伤
损伤功率
不同类型双极晶体管抗辐照性能的研究
双极晶体管
电离总剂量效应
退火
氧化物正电荷
界面态
双极型晶体管高功率微波的损伤机理
高功率微波
晶体管
损伤
失效分析
NPN双极晶体管的ELDRS效应及退火行为
NPN双极晶体管
60Coγ辐照
ELDRS
退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极晶体管微波损伤效应与机理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极晶体管 高功率微波 损伤机理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气体、等离子体和放电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1-517
页数 分类号 TN3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银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育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420 2932 23.0 32.0
2 柴常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育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80 592 15.0 19.0
3 任兴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育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4 93 4.0 4.0
4 马振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育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3 69 3.0 3.0
5 陈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育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7 5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极晶体管
高功率微波
损伤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