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述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采用新型等离子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的减阻实验.实验风速为35m/s,攻角范围取0°~20°.并参照压力分布和总压分布实验结果对减阻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还进行了有关等离子体激励抑制翼型流动分离的数值模拟研究,基于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简化模型将体积力以源项方式引入到N-S方程中求解,得到激励器工作时的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在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开启后:在小攻角范围内,尾耙的总压分布曲线与坐标轴的纵轴(尾耙高度轴)所围面积变化不大;当攻角≥12°时,尾耙的总压分布曲线与坐标轴的纵轴(尾耙高度轴)所围面积明显减小.从而说明该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有效地减少翼型的阻力.
推荐文章
基于DBD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翼型减阻控制研究
等离子体激励器
流动控制
Suzen体积力模型
电极组数
电极间距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数值模拟
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
唯象模型
数值模拟
流动控制
基于等离子体的GTS模型气动减阻研究
等离子体
激励电压
地面运输系统模型
汽车空气动力学
主动流动控制
车辆工程
翼型分离流动的等离子体控制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等离子体激励
流动控制
三角区模型
用户自定义函数
流动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对翼型的减阻效果
来源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 减阻 翼型 尾耙 压力分布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27
页数 分类号 V21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6/cjam.30.02.A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星 43 198 8.0 11.0
2 王斌 36 193 9.0 12.0
3 郝江南 11 3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
减阻
翼型
尾耙
压力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0-4939
61-1112/O3
大16开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