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框架研习式”教学法根据中医伤科学的学科特点,突出“框架-填充-演练或模仿-创新”4个环节,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框架研习式教学,模式新颖,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综合运用,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在当前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又有限的矛盾教育体制形势下,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课堂吸收率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文章
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中医骨伤科学
教学
改革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措施
教育模式
中医骨伤科
教育改革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对策
《中医骨伤科学》
课堂设计
教学方法
实训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中医伤科学框架研习式教学
来源期刊 中医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中医伤科学 框架研习式教学方法 教师 学生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9,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2.41
字数 2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13.06.1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毅 27 93 6.0 9.0
2 付均如 14 8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伤科学
框架研习式教学方法
教师
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教育
双月刊
1003-305X
11-1349/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82-4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9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