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桦褐孔菌不同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桦褐孔菌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 随着给药量的增大,桦褐孔菌水提物和醇提取物对小鼠毒性作用逐渐增强,死亡率逐渐升高,空白组没有异常变化.按生药量计算水提物的LD50是17.49g·kg-1,95%可信区间为16.36~ 18.70g·kg-1;醇提取物LD50是61.97g·kg-1,95%可信区间为53.73~71.46g· kg-1.结论 桦褐孔菌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毒性,且水提物毒性起效量比70%乙醇提取物的起效量小.
推荐文章
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小鼠体内抗H22肝癌的作用
半数致死量
抑瘤率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淋巴细胞增值率
桦褐孔菌菌核提取物对细菌抑菌活性研究
桦褐孔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桦褐孔菌提取物
糖尿病大鼠
糖脂代谢
生化指标
玉米须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及降血糖作用观察
玉米须
植物提取物
乙醇
降血糖药(中药)
半数致死量
小鼠,近交I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桦褐孔菌不同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警戒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桦褐孔菌 水提物 醇提物 急性毒性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及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0-392,3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31.71|R992
字数 33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文基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140 1741 21.0 36.0
2 赵晔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18 35 3.0 5.0
3 刘向辉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7 15 2.0 3.0
4 谢人明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11 45 4.0 6.0
5 陈琳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10 44 3.0 6.0
6 李振志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桦褐孔菌
水提物
醇提物
急性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警戒
月刊
1672-8629
11-5219/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3号院6号楼
80-25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0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