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理论知识不应该是零散的;学习不应像只能装知识的筐一样,缺乏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理论结构框架既可以将理论知识系统化,也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文中从新的视角提出了理论的一个结构框架,即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视角对物理理论的结构框架做了探讨,分析了它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讨论了该理论结构框架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推荐文章
基于SPOC的大学物理课程实践研究
SPOC
大学物理
课程教学
大学物理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大学物理
建设与实践
教学资源
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物理实验
开放模式
探索与实践
信息熵引入大学物理框架中的教学实践
信息熵
教学体系
学科交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理论结构框架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
来源期刊 实验科学与技术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理论 结构框架 大学物理 实验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2.0
字数 2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550.2013.05.08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宏春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44 219 10.0 12.0
2 许春青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9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论
结构框架
大学物理
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2-4550
51-1653/T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4号
62-287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1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69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