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传媒世界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大量运用图片以增加与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研究从“语言转向”过渡到向以影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研究.以至于视觉文化理论先锋尼古拉·米尔左夫、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艺术史家贡布里希都在感叹:我们的时一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在一个如此图像至上的时代,我们的研究点也不得不关注观众是如何“读图”的.但本文中对“视觉图像”并不像视觉文化研究者那样定义得那么宽泛,只是借用他们的方法,仅限于面向公众传播的艺术类图像.
推荐文章
结合引导解码和视觉注意力的图像语义描述模型
图像描述
多示例学习
引导解码
视觉注意力机制
基于增强多尺度特征解码器的图像语义分割
语义分割
轻量级网络模型
解码器
特征提取网络
多尺度特征
基于自然语义模型的机器人视觉障碍识别系统
机器人视觉
障碍识别
自然语言
一种新颖的低层视觉特征到高层语义的映射方法
语义图像检索
局部颜色和纹理特征
模糊神经网络
相关反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视觉语义解码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创意(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视觉冲击力 20世纪80年代 解码 语义 “语言转向” 视觉图像 文化研究 现代传媒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B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波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书法产业研究所 18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觉冲击力
20世纪80年代
解码
语义
“语言转向”
视觉图像
文化研究
现代传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创意(上)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107
出版文献量(篇)
75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