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旨在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为例,讨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自然景物的观念构想和描写方式从中世到前现代早期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即其描写与批评框架中越来越强的写实性和物质性;体现在对自然和自然物象的处理上,这表现为诗人和诗评家用以观察和描写外在世界及其景物的时空平台与中世相比越来越趋近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这一范式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以物感为基础的古典比兴传统自宋元之后的衰落.后古典诗歌和诗学中这一渐趋理性和写实的时空框架与传统的将景物从斑斓五彩的现象世界抽取出来赋予其高度象征意义的诗歌生成模式相反,它把诗歌意象还原为景物,并将其放入到其所置身的理性世界和时空环境之中,使其成为这一理性世界和时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以技法为中心、以诗人和诗评家为写作主体、以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为目标的写实和理性框架,与古典的以比兴为基础的抽象和隐喻的时空框架相比,是一种具有很强现代性的框架.《文心雕龙·物色篇》不仅是对其所继承并深植于其中的古典象喻传统的总结性表达,而且内在地昭示着后来的新的框架的发展轨迹,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推荐文章
《周易》与《文心雕龙》--从《原道》篇看《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周易>
<文心雕龙>
<原道>之'道'
文学起源
文之功用
《周易》与《文心雕龙》--从《原道》篇看《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周易>
<文心雕龙>
<原道>之"道"
文学起源
文之功用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诗歌
意境
艺术语言
中国古典诗歌诗性审美与创意设计
古典诗歌
诗性审美
创意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心雕龙·物色篇》与中国古典诗歌景物描写从象喻到写实之范式转型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心雕龙·物色篇》 象喻 写实 范式转型 时空框架 主体性 物质性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汉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特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9
页数 24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宇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心雕龙·物色篇》
象喻
写实
范式转型
时空框架
主体性
物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文学
季刊
1006-6101
31-1694/I
大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