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语文生活:立身于可感受的课堂 恩格斯在论述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指出,人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的世界里面的”[1],这就将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对象去考察:无他,人就是现实的人.语文生活,立身于可感受的课堂;立身于可感受的课堂,就是生活于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的世界里.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的可感受性呢?
推荐文章
语文人格教育应重视引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问
自我心理承受力
自我反省
自我关注
自我觉知
引导
化解
提升
德宏傣族的溯源及他们的世俗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交织
德宏傣族
宗教与信仰
精神世界
物质世俗世界
语文人格教育应重视引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问
自我心理承受力
自我反省
自我关注
自我觉知
引导
化解
提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活语文:缔结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合约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聚焦课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悦 18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9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