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萨特对于自我的构建及超越的自我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借助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但反对其先验自我,认为意识是纯粹的对客体的意向,反对用先验自我割裂意识,强调意识作为对于对象的意识其中并无自我的成分,拒绝作为主体的'我'的存在。萨特区分了反思前的我思和作为反思意识的我思,指出自我不是一开始就呈现的,而是在反思中随着世界一同出现的,从而保留心理一身体的'我'的同时,更加突出了'我'(I)的超越性,并把这种超越性贯穿在行动中。在此基础上萨特发对唯我论,恢复了自我的实践性,认为只有靠不断地行动来建构人本身。这种超越的自我的理论是他的想象理论的基础,也是其早期哲学与美学的出发点。
推荐文章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康德
批判哲学
身体现象学视域下教育中身体的贬抑与超越
身体现象学
学生身体
抑身教育
知觉协调
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政治体制改革
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破口
人民民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越的自我:萨特早期现象学的出发点
来源期刊 中国美学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萨特 自我 意识 反思 超越性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63
页数 16页 分类号 B08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俊晓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萨特
自我
意识
反思
超越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