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全尺寸车轮的弯曲疲劳极限表征疲劳强度极限状态,改变传统主应力法通过尺寸系数和表面加工系数修正小试样疲劳强度计算结果的做法,从而避免系数取值中主观因素对疲劳强度评定结果的影响;以全尺寸车轮的弯曲疲劳极限替代全尺寸车轮辐板的对称扭转疲劳极限作为判定依据,修正Crossland疲劳准则,并类比Sines疲劳准则,确定准则中应力张量第1应力不变量最大值的系数;以CRH系列动车组中的轴对称车轮和非轴对称车轮为评定对象,对给出的主应力法和修正的Crossland疲劳准则的适用性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用最大剪应变准则和Brown-Miller准则评定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主应力法适用于轴对称车轮和非轴对称车轮2种车轮的疲劳强度评定,修正的Crossland疲劳准则仅适用于非轴对称车轮的疲劳强度评定;若非轴对称车轮的辐板孔边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区间为(1.0,1.1)时,如果用主应力法评定,还须采用修正的Crossland疲劳准则进行补充校核,以保证动车组车轮的运用安全.
推荐文章
动车组测力轮对的疲劳强度分析
动车组
测力轮对
疲劳强度
有限元模型
基于有限元的制动模架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
制动模架
焊接
静强度
疲劳强度
有限元
基于ANSYS的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焊接结构
焊缝分级
安全系数
二次开发
不同评定方法对高速列车A7N01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
A7N01铝合金焊接接头
疲劳强度评定
名义应力法
热点应力法
缺口应力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主应力法和修正的Crossland疲劳准则的动车组车轮疲劳强度评定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轮 疲劳强度 评定 主应力法 Crossland疲劳准则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70.331.1
字数 4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4.02.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金朝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59 498 13.0 19.0
2 张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0 140 7.0 11.0
3 付秀琴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17 136 7.0 11.0
4 张弘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9 171 8.0 11.0
5 张澎湃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3 67 5.0 7.0
9 丛韬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16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车组
车轮
疲劳强度
评定
主应力法
Crossland疲劳准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相关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news.bjtu.edu.cn/old/Service_info/item.asp?id=73&types=regulation_memo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