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需做产前诊断的74名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 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依据患者产前诊断的临床指征分为4个组(高龄妊娠组、母体血清筛查高危组、B 超胎儿异常组及生育过21-三体患儿组),计算每组高危患者的比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显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危的11例患者,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各组中显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危的比率是:高龄妊娠组10.50%(4/38),母体血清高危组17.40%(4/23),B 超异常组30.00%,生育过21三体患儿组0.00%(0/3),总高危率14.90%(11/74)。在11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显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危患者中,9例的无创产前筛查结果与胎儿染色体核型一致,一致率81.80%。2例患者为假阳性。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有效方法,其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疾病的产前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诊断中的检出效率及临床应用价值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染色体非整倍体
检出效率
应用价值
无创产前检测在高龄孕妇中的临床应用
无创产前检测
高龄孕妇
染色体
非整倍体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胎儿DNA
胎儿产前无创诊断--孕妇血检测
孕妇血
胎儿
无创伤
产前诊断
先天性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来源期刊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染色体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4.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晓曦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29 73 5.0 6.0
2 谷孝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6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染色体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季刊
2095-655X
11-9346/R
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济宁医学院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