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DNA聚合酶Ⅰ是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后被发现的,阿瑟·科恩伯格在研究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得到进一步揭示,并催生了PCR技术的问世,同时也促进了其他DNA聚合酶的发现.
推荐文章
Bst DNA聚合酶的纯化及等温扩增检测体系的构建
BstDNA聚合酶
重组蛋白
扩增
核酸检测
胃癌组织来源的突变型DNA聚合酶β的碱基切除修复功能
胃癌
DNA聚合酶β
IPTG诱导
镍柱亲和层析
碱基切除修复
DNA聚合酶δ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
DNA聚合酶δ
突变
表达调控
聚合酶链反应RFLP与SSCP检测伤寒杆菌DNA旋转酶基因变异
伤寒杆菌
gyrA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NA聚合酶Ⅰ的发现与意义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 科恩伯格 科学发现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学史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5
字数 5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衍钢 15 56 4.0 6.0
2 白冠军 10 23 3.0 4.0
3 宋玉奇 13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
科恩伯格
科学发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