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滁菊长期堆置而造成腐烂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10℃贮藏、0℃冷藏、-10℃、-30℃冷冻的方法对滁菊进行保存,后烘干打粉,用醇提法提取总黄酮,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用超声法提取有机酸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有机酸类提取率,比较不同的贮藏条件对滁菊总黄酮以及有机酸类含量的影响。结果:滁菊储藏的温度在0℃时,总黄酮含量维持稳定的时间最长,且总有机酸含量下降的最缓慢,外观影响小。结论:0℃为新鲜滁菊的最佳贮藏温度。
推荐文章
栽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栽培甘草
黄酮
化学成分
不同种皮色绿豆黄酮类含量的初步研究
绿豆
种皮色
黄酮类含量
差异性分析
不同产地薄荷药材有机酸与黄酮类成分分析
薄荷
产地
高相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滁菊的定植模式
滁菊
定植期
定植密度
摘心次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贮藏温度对滁菊鲜品有机酸、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总黄酮 总有机酸 紫外 - 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药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2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15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总黄酮
总有机酸
紫外 - 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3-8772
34-1300/N
16开
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23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