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全球食源性疾病案例呈现逐步上升的严重趋势,而作为沿海地区的首要食物中毒病原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已经成为引起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之首.本文主要就副溶血弧菌常见的毒力因子的分布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对制定该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解决方案并有效控制该病原菌的传播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毒力因子
致病机理
溶血素
Ⅲ型分泌系统
副溶血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耐热性溶血素
副溶血弧菌预测模型与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检测方法
PCR
ELIS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畜牧与兽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毒力因子 食源性疾病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5.1
字数 34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炜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7 261 9.0 14.0
2 蒋原 41 527 15.0 21.0
3 薛峰 15 67 5.0 7.0
4 李晶娇 1 13 1.0 1.0
8 曾德新 3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溶血弧菌
毒力因子
食源性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与兽医
月刊
0529-5130
32-1192/S
大16开
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内
28-4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8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