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194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书写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侮辱的乡村青年女子的命运.《姊妹行》是王安忆在200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叙述了被拐卖的乡村女青年的命运.两部作品所书写的对象都是底层妇女,在她们身上发生的都是人间最凄惨的、难以言说的灾难,然而,这两位睿智的女作家却没有按照社会惯常思路把她们的命运写成催人泪下的悲情故事,没有把她们仅仅当作控诉日本侵略者十恶不赦罪行、揭露人口买卖交易罪恶的对象,也没有把她们写成逆来顺受、被动等待拯救的客体,而是把她们写成了具有自我主体意识和救赎能力的女性.作为有着相同性别体验的女作家,丁玲、王安忆通过对贞贞、分田这些个性化的底层女性身心之痛与不屈抗争的叙述,表达的不仅是对底层女性的关切与悲悯,更是对中国文化语境中女性生命生存的一种思考与追问.
推荐文章
工程与工程主体性
工程
工程主体
工程主体性
自然
社会
论《学记》中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
主体性教学
性善论
以学为本
主体性作用
论教科书评价的主体性特征
教科书评价
主体需要
主体性特征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主体性
主体性人格
德育
自我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中国底层妇女的主体性与救赎之路——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姊妹行》为样本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作家作品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传霞 济南大学文学院 95 302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