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掺伪茶油的定性鉴别方法,选取折光率、碘值、皂化值、色泽和酸价等5个理化指标作为变量,对31个荼油掺菜籽油、大豆油、米糠油、玉米油和棕榈油的样品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两种方法处理数据.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样品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5.55%,已含样本的大部分信息,前三个主成分构成的三维得分图(PC1-PC2-PC3)显示,31个样品在三维空间内按照掺伪种类的不同被分为5个区域,从而对油样进行识别.通过判别分析方法推测单一样品属于各个掺伪总体的概率,可实现掺伪茶油中掺杂其它植物油的鉴别,准确率达97%.
推荐文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法快速鉴别茶油掺伪
近红外光谱
模式识别
马氏距离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茶油
掺伪油
锅炉运行模式识别方法及应用
锅炉
运行能损
模式识别
自组织映射
复杂系统的集对模式识别方法
复杂系统
模式识别
统一集
集对分析
联系数
集对值
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现状分析
振动与波
滚动轴承
故障模式识别
变精度粗糙集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模糊C均值聚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伪茶油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茶油 掺伪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8
页数 分类号 TS22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雪辉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95 1633 23.0 37.0
2 郑艳艳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5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2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油
掺伪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