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根源于其深刻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作为探究式学习范畴的“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的特点是实现高校政治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高度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建构性、探究性。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会随着教学阶段、具体教学场景和教学任务的置换而变化。教师应扮演好“移动课堂”准备阶段的培训师、实地参观阶段的导游员、课程论文指导阶段的导师以及学生主题演讲阶段的主持人这四重角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校思想政治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四重角色分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来源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移动课堂”模式 教师角色 角色建设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5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保龙 安徽科技学院思政部 20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移动课堂”模式
教师角色
角色建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0492
22-1312/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7716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