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拱部采用双层初期支护的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工程实例十分有限,支护结构的组合形式选择与每层厚度确定还缺乏经验。针对这一问题,以大连地铁2号线兴工街站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双层支护的组合形式及支护的刚度比对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及隧道上覆地层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双层格栅、外层型钢-内层格栅、外层格栅-内层型钢3种组合形式中,外层格栅-内层型钢最适合兴工街车站隧道,合理的支护厚度为外层35 cm,内层20 cm。2)外层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承担的围岩压力随外层与内层支护刚度比增大而增大;内层初期支护为次要承载结构,承担的围岩压力随外层与内层支护刚度比增大而减小。
推荐文章
大连地铁2号线张前路车辆段双层布置设计研究
张前路车辆段
双层布置
设计研究
布局设计
浅埋大跨隧道施工爆破监测与减震技术
浅埋大跨隧道
地表震动
爆破监测
减震技术
非对称地表荷载对浅埋大断面隧道影响分析
非对称地表荷载
数值模拟
浅埋大断面
双侧壁
长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技术在浅埋偏压大跨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
长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技术
大跨隧道洞口
施工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连地铁2号线兴工街站浅埋大跨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组合形式及合理参数分析
来源期刊 隧道建设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大连地铁 浅埋大跨隧道 双层初期支护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刚度比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1-499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5
字数 8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3/j.issn.1672-741X.2015.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春生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57 944 17.0 29.0
2 宋超业 15 72 5.0 8.0
3 涂洪亮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5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连地铁
浅埋大跨隧道
双层初期支护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刚度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隧道建设(中英文)
月刊
2096-4498
44-1745/U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望江二街4号银华大厦
198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4400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59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