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会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思想和方法,利用发明原理、流分析等工具,提出低频减振轨道结构方案,并对部分方案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论:(1)利用空间分离原理,提出“分离式”轨道板结构,可克服“刚度既要低,又要大”这个物理矛盾;(2)利用流分析中“结合一个反流”的方法,提出“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即在轨道板上弹性连接一个附加质量块,通过附加质量块相对于轨道板的反相位振动,可实现在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固有频率处施加一个反流的目的,从而消肖除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会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3)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技术,建立了车辆-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耦合振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在13 Hz(一阶模态)附近的低频振动,浮置板振动加速度由1.06 m/s2减小到0.25 m/s2,降低幅度达76%;(4)本研究结果可供低频减振轨道结构设计参考.
推荐文章
基于TRIZ理论的轨道垫板成型工艺创新设计
厚壁件
TRIZ理论
成型工艺
模具
浮置板轨道减振性能及平稳性分析*
浮置板轨道
减振
平稳性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车辆用耐低温橡胶减振元件的研究
轨道车辆
橡胶
耐低温
减振
主动隔振与动力吸振器的联合减振研究
主动隔振
振幅
临界频率
动力吸振器
联合减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TRIZ理论的低频减振轨道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低频 减振 轨道结构 分离原理 流分析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线路与轨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13.7+31
字数 3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永幸 94 745 15.0 22.0
2 蔡成标 92 2238 31.0 45.0
3 颜华 46 347 10.0 16.0
4 袁志刚 4 20 2.0 4.0
5 杨吉忠 29 154 8.0 11.0
6 郑小艳 6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低频
减振
轨道结构
分离原理
流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